從 Steph Curry 帶領勇士隊崛起到奪下總冠軍的過程來比擬 Under Armour 對於籃球鞋領域的投入有著相似的過程,雖然開發籃球鞋時間比 Nike、adidas 短,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於籃球鞋領域的投入及用心,而且已經不乏佳作,從早期 Jennings 代言的 Black Ice 等無法在台灣入手的鞋款到近期已經可以在家裡附近就有可能購入的 ClutchFit Drive,已經不乏許多實戰佳作,而 ClutchFit Drive Low 則在低筒鞋持續有擁護者的情況下,一直都是詢問度極高的鞋款,這次也在對於高筒版本有著好印象的前提下入手了這個版本,在目前的三個新配色當中選擇了自己覺得適合夏天的藍色。
選擇高筒版本當然是相中其腳踝的包覆與保護,低筒鞋款自然是垂涎於其靈活,此外在台灣悶熱的氣候穿著低筒的透氣度,是雙腳包在厚實籃球鞋身中所無法比擬的,但其實不論怎樣的結構設計,只要考量得夠周全,依照自己的需求去挑選鞋子就是最好的選擇,以 ClutchFit Drive 系列而言,其它的重點配置如:Micro G® 中底及 ClutchFit 輕量化鞋面還有腳踝支撐結構都是相同的,只是 ClutchFit Drive Low 提供了減輕的重量還有更靈活的活動範圍。
就個人感覺而言,ClutchFit Drive Low 的整體線條非常完整,甚至可說比高筒還勻稱,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腳踝的支撐結構還有標誌在減少的表面積上看起來更顯眼,滿喜歡這樣的比例配置。最新的幾個款式雖然是以球隊配色作呈現,但是鞋面的漸層還是讓外型有著吸引人的元素存在,不致流於單調。
ClutchFit 鞋面
如同鞋款的名字 ClutchFit Drive Low,如果硬要比較這些配置中哪一個相對重要一點,那肯定是 ClutchFit鞋面,遠觀如蜘蛛網一般的鞋面,近看實由無數個類似小蝴蝶結的鞋面紋路構成。隨著鞋身位置不同,密度也有所變化,提供不論是切入變向或是防守步伐的多變需求,讓你的腳就像是被韌性十足蜘蛛網固定著一般,既能保持靈活性,但又不會因為動作而與鞋面鬆脫。
Micro G® 中底
Micro G 是 Under Armour 獨家的避震技術,雖然就跟很多鞋款一樣是發泡材質,不過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發泡材質的箇中奧秘就在於密度的掌控,我想 Under Armour 在 ClutchFit Drive 上找到非常黃金的數值,目前穿過的人評價也都相當不錯,保持著能夠兼顧緩震功能還有反應性的調性,同時比傳統材質輕的特性也有效減輕鞋子重量,重點是在鞋墊及中底都運用這種技術,整體來說應該算是這雙鞋大受歡迎的主因吧。
令人期待的外底設計
在充滿瞬間爆發的籃球運動中,一雙可以幫助你穩穩抓住地面、順利作出其他動作的鞋款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急停需要抓地力,起步前的爆發同樣需要,因為抓住地面,才能夠把這些力量轉換向前,而 ClutchFit Drive Low 的鞋底就提供了這種需求,沒有多餘的設計,運用簡單且不同方向的人字紋讓實穿者征服球場。
「如果要一雙靈活、緩震、鞋面高包覆性又有不錯抓地力的鞋款,你會想到什麼鞋子?」如果你一時之間想不出答案,或許可以考慮 ClutchFit Drive Low 作為實戰的夥伴。
Under Armour ClutchFit Drive Low
● 上市日期:已上市
● 官方定價:NT$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