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年末正式向穿了好久的士兵9告別,從大四穿到實習、當兵,出社會後他終於壽終正寢,後跟相當完美地裂了開來。
以前覺得前進梅利號沉沒的篇章太灑狗血,沒想到士兵9居然讓我徹底改觀。我的右腳相當容易翻船,但我穿著士兵9竟然不必攜帶護具,也能安心上場,所以看著他壞掉,彷彿青春也跟著凋零了。
有鑑於士兵系列的高實戰性能,馬上入手了士兵12。初上腳時,清晰明確的前腳掌氣墊腳感、完美貼合腳掌的內靴,我當時真心認為我找到了傳承士兵9火炬的戰靴!
沒想到……上場實戰後,我徹底失望了。XDR的大底還沒磨開會滑,這我可以接受,但是設計不良的魔鬼氈綁帶,每一兩個回合就要重貼,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喊暫停了==然而最慘的是,我久違地翻船了……
正文開始(感謝耐心看到這裡的朋友,後面更長喔XD):
這次經驗讓我學到一個教訓,鞋子終究是會挑人。所以不該迷信某個產品線、某個球星、甚至是某個品牌。
在社團潛水許久後,決定入手AJ XXXII。最後在試穿時發現,高筒即使綁緊後,似乎也不能感受到特別強韌的側邊腳踝支撐,便決定入手低筒版本,並另外購買護踝。
身高/體重:174cm/75kg
腳型:寬(US10)
打法:低位、即停投射、切入、衝搶籃板
場地:室外—水泥地/室內—木板
抓地力:8/10
刻痕繁複深遂,雖然不是那種抓地力怪物的等級,但對我來說也相當夠用了。不過繁複的刻痕在室外實戰時容易卡進小石頭(卡超深,有點難挖,踩到狗屎大概會挖到想死),會影響到抓地效能,所以要定時檢查一下。
包覆:8.5/10
新型態的flyknit鞋面將尼龍織線藏在其中,使得鞋面兼顧了包覆、輕量與強韌等特點,飛織鞋面下還有一層內靴,可以很滑順地穿進,並溫柔地擁抱你的雙腳。個人腳掌寬,所以穿上厚襪後可以很完美地填滿整個前足鞋內空間,上場實戰完全不會滑動;後跟鞋內襯也很厚實,另外因為我不是靠變向吃飯的類型,所以並不會感到不跟腳。
支撐、穩定:7/10
鞋身支撐性相當足,後跟造型TPU堅固,強化的編織鞋面在支撐性跟輕量間取得很不錯的平衡點;大底的outrigger是我決定入手這雙的關鍵,平坦的鞋底配合上加大的outrigger、大底中段的碳纖維「貼皮」穩定片,每一個腳步都讓我踩得很踏實。
但是鞋身中段就有問題了,仿AJ2的鞋身(內側部分)加上設計得相當高的phylon中底外型,導致我穿戴護具上場時,中足會異常地痠痛!真的是痛到一下場要馬上脫鞋、脫護具,不是鬆個鞋帶就能緩解。
我只能說這雙低筒球鞋即使是鋒線球員,也能安心殺陣,不過對我這種要穿護具的玻璃腳踝,或是低足弓的朋友真的是非常不友善。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已另外購買無綁帶的護踝,隨著鞋子訓開後酸痛感是緩解不少,不過這個問題仍是存在的。
重量:7/10
只能說這雙鞋絕對不是以重量為賣點,扎實彭湃的中底科技給這雙鞋增添了不少重量。我連穿低筒版本跳投時,都能感覺到這雙鞋的垂墜感,不過我個人是不太在意這個環節。
避震:8.8/10
前掌超大塊的zoom air加上flight speed,避震很有感,但相較於高調的前掌,後掌就含蓄不少,是那種默默付出的暖男類型,即使你不會特別被吸引,但你知道他會在你身後保護你這樣。
反應性:8.9/10
因為有爬文的關係,所以我一買回家就果斷換鞋墊!我把超難穿的AJ3鞋墊跟這雙的歐士萊鞋墊對調,就得到兩雙超好穿的球鞋了XD
歐士萊的確會提供一個錯覺,在店裡試穿時感受到的其實是鞋墊的腳感,而這雙的phylon中底調校得偏硬,不過在實戰大約兩小時後,踩開後的中底性能便完全激發出來了。
先說明這雙鞋前掌並不輕薄,畢竟塞了這麼多東西進去,如果你追求的是清晰的場地感,你乾脆赤腳,不是,你還有其他好鞋可以選擇。
中底踩開後,每一步都能感受到flight speed+zoom air帶來的彈韌腳感,雖然沒有體驗過AJXX8的始祖腳感,但這代已經給我很大的震撼了(我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在開turbo XD)
結合強韌、鎖腳的鞋面,腳步每一次啟動,都像鋼彈出動時一樣,穩定地就位、彈射!「精準地爆發」是我對XXIII反應性下的註腳。
總結:
這的確是一雙實戰好鞋,公館商圈的尚智價格相當甜(五折入手)
反應性強悍,支撐、保護不俗,雖然還是存在著一些小問題(如前文提到的,對低足弓的人不友善),但這雙鞋的完成度、實戰性能還是對得起飛人牌旗艦鞋款的地位。
文章有點太長了,但是如果你耐著性子看到這裡,我會很感動的~~祝大家天天穿好鞋、打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