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ADIDAS的outlet在特價了
不然就算哈登V2在outlet的價格,還是下不了手
其實一開始我跟很多人一樣,認為哈登V1顏值是屌打V2的
可是看久後…有點改觀,V2還是有他獨特的地方
上腳了,其實也沒那麼醜
外觀就不多加論述,其實我對球鞋的顏值不挑
個人對球鞋的觀感是性能至上…
也就是說V3外觀我真的覺得太簡化..
但如果他的性能真的很優秀…我是會等價格OK的時候入手
再來就是今年我最注目的球鞋是HDX…
但是那個鞋面支撐跟抗扭,我真心無法接受
原本我不買A家的”球鞋”,只買過貝殼頭當日常穿搭
主要原因也是蠻瞎的…我有個朋友…
熱愛籃球…熱愛A牌(只穿A牌),不願意換牌子穿
儘管那時候他都被我笑稱玻璃腳,很常扭到
但是約12年前…他在我面前腳扭到骨折
那一幕實在是有點震撼
在那之前我認為哪家的球鞋並沒有差別
就單純個人喜好,後來我買過REEBOK.AND1.等等
但是卻不敢買A牌,應該真的是那一幕LIVE震撼到我
但是今年N家推出的產品,實在讓我不想支持
從又重又厚的球鞋時代開始穿籃球鞋的
(大概1994~1995開始)
輕量化甚麼的我並不在意…
在重也不會跟特技直排一樣重(單支1.5公斤)
甚至我有太輕的球鞋保護性肯定不好的主觀視角….
(純屬個人看法)
也許是因為年代的關係…我挑球鞋先決的幾個關鍵是
抓地力.緩震.抗扭.鞋面支撐.
可以看的出來跟輕量化還有透氣性壓根就沒甚麼關係…
同事又大力推薦boost有多好多牛,慢慢我也去看了些鞋評
真的讓我想買來試的鞋評是enzo推坑
最後買入不曾買過的A家球鞋~哈登V2
———————————亂拉結束——————————–
原本有穿護踝的我,為了這一體式內靴球鞋
不得不放棄了A2-DX,我還是去找了可以替代的產品
最後我在亞馬遜上購入了Zamst Filmista
前幾次我試護踝(配AJ32.GELBRUST22.HD17)感想是
保護有感…但是實際效用有多少不知道…
肯定是比穿衣格P83有用就是了
但是Filmista又沒甚麼重量,後來配上哈登V2
挖賽!!那個感覺就像是把絲襪套在頭上一樣!
腳感只能用藍瘦香菇來形容….
我想能稍微了解清朝裹小腳的痛苦了
原本就偏窄的內靴配上襪下式Filmista
讓我覺得我好像在裹小腳…別提有多難受
我稱了15~20分就脫下來了
在休息10分鐘後,穿著V2上場
我才真正知道甚麼叫boost球鞋
—————————————————————————–
–
緩震
–
BOOST靠型變提供緩震行程
後跟上包外底.側邊包覆的橡膠
去抑制BOOST的型變造成的韌
而不是單純的軟
給我的感覺是軟韌,一種不同於ZOOM的”彈”的感受
我只能說我還蠻喜歡的(比起亞瑟膠跟REACT)
但也因為這種軟韌
第一步有點拖踏
橫向對比AJ32low跳的高度,要用更多的力量
應該也是因為BOOST軟韌的關係
在第一步這項目上REACT就明顯贏過BOOST
–
防側翻
–
這部分可以給到及格,跟AJ32low算是打了個平手
BOOST是有上翻的,腳是踩在"腳型的BOOST碗"中
穿上去有腳長大的感覺,不像AJ32low那樣的鯊魚鰭
哈登V2給我的安全感更好,但AJ32low的腳跟保護更好
我認為”好的防側翻”
不只是抑制鞋子側翻
要扣住後腳跟的TPU
還有延伸到腳踝處的支撐
哈登V2在抑制鞋子側翻非常優秀
但是腳跟鎖定卻沒辦法跟AJ32low比
–
鎖跟與鞋面支撐
–
其實低筒鞋,自己最受不了的是不跟腳
但是鞋帶全部拆開自己重新調整後
與AJ32low的強大後跟填充不同
是用DAME3的鞋帶系統牢牢的把鞋子鎖定在腳上
不同於FLYLNIT哈登V2是TPU加固的編織鞋面
配上前項提到的的BOOST腳型碗
讓這雙鞋的鞋腳一體性更好
在鞋腳合一的感覺是贏過AJ32low的
不是AJ32low差,而是哈登V2太好
像是85分與90分的差別
–
抓地力
–
個人沒穿過v1所以只能跟自己穿的鞋子比
贏過HD17,但是跟GELBURST 22幾乎無差異
當然沒有比AJ32好,最好的還是KI3
但是絕對是夠用的,不是溜冰鞋的存在
–
耐磨性
–
KI3耐磨屌打其他我有的球鞋
哈登V2耐磨方面比AJ32略好,也比GELBURST 22好
HD17在我眼裡是不耐磨的存在…
總結:
穿了就可以上場,不用訓的球鞋
我不喜歡幫球鞋打分數
因為這只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很適合我的球鞋,不見得適合你
這關係到每個人的打法,甚至身高體重體能位置
對哈登V2的評語是
會讓人想買兩雙以上的球鞋,實戰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