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 Gelburst 25 實戰分享】
身高177cm、體重60kg
選鞋考量:緩震優先、球鞋整體防護性
使用時間:室外場地總共17小時
尺碼:US.9 (選擇比平時Nike小半號)
近期鞋款:(膝蓋受傷前D Lillard 2、Harden Vol.3)、(受傷後Marquee boost low)
●尺碼選擇:
尺碼選擇會是大家入手Gelburst 25前較猶豫的點,『請鞋友務必先試穿再購買』!這裡先以「一般楦」和大家討論,我的腳型偏細長,一開始試穿US原尺寸長度較舒適但小拇指外側有移動空間、US小半號長度較平常短一點且楦頭包覆較緊一點點,在苦惱時請教社團內穿過亞瑟士的鞋友他們的選碼方式及建議,最後決定US小半號、前期會以不偏厚的襪子穿著。這邊整理不同鞋友及我的選碼想法給大家作參考
▲小半號:一般腳型、習慣薄襪、喜歡鞋子較包覆貼合
▲原尺寸:寬腳、兩雙襪子、擔心大拇指離鞋頭過近急停會黑指甲、會抽離原鞋墊改放亞瑟膠鞋墊、會配戴護踝
▲兩者皆可能:厚襪、穿著Nike US 10.5
●支撐性、包覆性:
新鞋第一次通常我會以練投+上籃兩小時去磨合適應。選擇US小半號,初次上腳感覺楦頭包覆較緊一點點,綁緊鞋帶首先感受到後跟外側塑料片延伸至踝骨附近強烈的支撐感,後跟兩側及鞋舌內置充實海綿填充,為腳踝作好防滑穩固,故不會不跟腳、也不會造成腳踝附近卡腳的情況。外側較硬的虎爪標誌也為橫向受力帶來支撐效用!直到第三次使用時,我確定我個人小半號是正確的選擇。
●重量:
單腳371g重的Gelburst 25,雖不如同品牌Gelhoop系列來的輕,但中筒鞋身重量控制在400g內已很有競爭力,鞋身及中底配重得宜,啟動切入變向不會有拖沓感,相信輕體重後衛朋友也能駕馭這雙鞋。
●靈活性:
「鞋帶七孔增防護、六孔增靈活」是我預先想法。不過實際上腳發現,以我個人來說鞋帶繫七孔,鞋領大約在踝骨一半的位置,我仍能保持腳踝活動的靈活性、也不會感受不適,所以我個人傾向七個鞋帶孔帶來的包覆穩固!不過若您是「非低筒不會打球的鞋友」,建議可等待低筒版!(Gelburst內側鞋領有熱壓模,防止摩擦後造成破損的情況,真的很實用!)
●抗扭轉:
鞋底的Trusstic system抗扭轉TPU ,主要讓鞋子整體保持穩定防止過旋!內側適度支撐足弓不讓足弓塌陷、外側延伸至前掌及後跟保持變向踩踏時的穩定度、底部藉由開孔減輕重量外再增加透氣效用!(附帶一提我個人覺得Nova Surge的足弓支撐意外比Gelburst還強烈)
●防測翻及小提醒:
嚴重說來Gelburst 25並無非常明顯的outrigger!前掌較薄的Flytefoam中底增加場地感外防止重心過高,再由鞋身向外底的延伸、加上中底外側向前延伸的TPU,形成防側翻支撐及穩固,幾經強度較強的33對戰後覺得防測翻是能讓安心的程度!(附帶一提個人分別在Gelburst第一次33對戰及Nova Surge第一次穿著時自己小拐一下,不過請別誤會這不是Asics防測翻表現不好,我認為和自己長期使用且習慣Adidas偏寬大的外底特性有關,因為小拐當天我持續打球隔天也都照樣再打,故若您和我一樣從Adidas換成Asics,請在前幾次使用時讓腳先記憶適應。)
●透氣性:
Gelburst 25的雙層網布鞋面,除了增加包覆、帶來舒適不卡腳的優點外、意外的沒讓透氣表現失分!鞋頭及鞋身兩側的孔洞、再加上鞋底四個透氣孔讓熱氣排散空氣流通,對近來進入夏季溫度,都在早上下午時段室外場打球的我真的很有幫助!
●抓地力(影片1):
由於先前膝蓋受傷的關係,對釘死在地板等級的抓地力有所畏懼!同心圓螺旋紋路,在室外場有很棒的抓地力,但它不是釘死在地面的那種層級,而是能應付對手突發變向有所反應進而跟上的等級!(附帶一提我近期三雙鞋,鞋底紋路都是每次打完球回家要用牙籤清理小碎石,這雙終於不用讓我再這麼勤奮整理了(笑
●耐磨:
Gelburst 25鞋底刻痕整體偏粗偏深,經過17小時使用刻痕仍清晰可見,相信可應付外場粗糙場地使用!這邊請讓我吹毛求疵一下,以我個人來說,主要磨損區域在前掌內側及後跟外側,正好前掌內側紋路間隙較疏、後跟外側紋路較薄,若前掌內側紋路能增加使其較密集,相信能對抓地及耐磨表現更加升級!(打球場地照片會放在留言處)
●中底反應及緩震表現(影片2):
因投籃不準的關係,大多時候我希望自己能多搶籃板為隊友多掙幾顆子彈、或防守端盡量守住對手不要失分。實際上腳實戰,我不敢說全掌Flytefoam+後跟本壘板Gel是頂尖的緩震表現,但以我60kg體重來說,前掌在連續跳躍情況下仍保持不震腳、打完球後膝蓋不會痠、連打三天也沒造成我後跟舊傷疼痛感。Gelburst藉由前低後高的重心差,表現出反應及緩震上的平衡。但我會建議體重較大的朋友或對緩震有特別要求的朋友直上Nova Surge。(若您想以Gelburst換上Gel鞋墊,請注意換鞋墊後的前後重心差!)
經過Nova Surge和Gelburst 25的實戰體驗後,我仍覺得若您追求的是偏軟或偏彈的調性,那亞瑟士可能非您所愛!
●與Nova Surge的比較:
如果要說也能讓一般腳力運動族群駕馭、適合不同位置打法的「團隊籃球鞋」,我認為Gelburst系列更為適合!Nova Surge是雙好鞋,在上次體驗過程中,它展現出與外觀想像不同的表現,但在長時間使用下因鞋身重量緣故,它更適合有一定腳力或體重較大的鞋友使用,又或您對緩震有特別要求,否則我會建議初嘗試亞瑟士籃球鞋,先選擇Gelburst系列!(不過個人覺得Nova Surge 的旭日紅配色真的很亮眼好看,期待Gelburst 25除了LE外也來個亮到爆的配色、好可惜LE沒正式來到台灣。)
●在大遠百時的小故事:
為何選擇亞瑟士?這是我在台中大遠百試穿時遇到一位接近50歲大哥我請教他的問題。當時他正穿著Quantum 360,考慮要選Nova Surge或Gelburst。他告訴我他雖然膝蓋做了注射治療、仍希望繼續延長打球時間,選亞瑟士主要是為了緩震。其實我內心真的很敬佩他!雖然喜歡籃球、球鞋,但我一直不確定自己若經歷大傷後還適不適合繼續打球?他建議我除了選鞋、改變打球方式增加投射比例才是更長遠的路!年初我開始嘗試1motion的投球方式,就目前來看結果是失敗的,雖然對自己的投籃很沮喪,但…不管什麼投射姿勢,只能堅持繼續練下去了…
●結語:
我想為這雙鞋寫下「實、穩」!亞瑟士很實在、很紮實做出這雙穩定的鞋!它可能沒有奪目的外觀、也沒有很複雜的科技材料堆疊,故在單一項目上它未必會拿下高分、但我覺得它在綜合項目加總上是屬於偏上的實戰利器!我會想在去陌生場地穿著它、我會想在高強度對戰、追求運動表現時穿著它,這些是我穿Gelburst 25後的心情寫照!也許亞瑟士折扣後較某些球星代言鞋貴了一點,但我仍想推薦大家有機會能嘗試一次亞瑟士,尤其是經過時間不斷進化的Gelburst,它是一雙能應付場上很多人使用方式的實戰利器!
▲可能會喜歡:
1.有一般楦、寬楦選擇
2.中筒鞋身重量不重
3.球鞋表現綜合項目加總偏上
4.球場上相較其它品牌比較不會「撞鞋」
5.室內、室外場皆適合
▲需要注意:
1.球鞋尺碼需先好好試穿確認
2.品牌轉換防測翻部分需先讓腳適應
3.體重較大朋友可能會覺得緩震不足
▲推薦人群:
1.想做亞瑟士初嘗試
2.一般腳力及超凡腳力運動族群
3.後衛、前鋒、體重不重的大前鋒中鋒
4.女性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