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鞋友大家好,第三次寫鞋評,之後如果有機會我會慢慢將自己穿過的鞋子寫上鞋評,請各位多多指教:
球鞋主角:Nike Air Zoom G.T.Cut 黑橘款
測試鞋碼:US 8.5
測試場地:室內籃球場
本人身材:171CM / 70KG
打球方式:切入分球、空檔投籃、快攻、切入急停中距離跳投
–
前言:
本次主角為Nike Air Zoom G.T.Cut,全掌式 React 可抽換鞋底的下方結合流線型 Air Zoom Strobel 與鞋跟的 Air Zoom 氣墊,當初是先看到白紅,確實已經是很吸睛的鞋款了,但是看到黑橘配色外加Nike 大勾勾的 Green Strike,整個被流線的外表燒到,我只能說一句:白紅掰掰~~~
這雙鞋已經入手兩個禮拜了,原本想說第一次穿就寫鞋評,但是打完球後發現他不是一雙只打一次球就可以訓開的球鞋,所以決定打第二次後(也就是今天)來寫一個完整又詳細的鞋評,請各位多多包涵我拙劣的文筆囉。第一次與這雙鞋搭配的襪子是Titan專業籃球運動襪(舊款),第二次搭配的襪子是Smith大大客製的馬刺城市版黑色襪子(這襪子有針對腳踝部分多做功課,有基礎的保護性)。
(以下各項總分10分)
–
1、包覆性 9 分
第一次穿這雙G.T.Cut單腳套入後,果然像版上眾多鞋評說的一樣要把鞋帶鬆到最開,不然襪子的皺褶會對於腳底不太友善,原本以為低筒對於磨腳踝這塊會有點擔心,後來跑了幾次就知道不用擔心這塊,不會磨腳踝;依鞋帶順序慢慢拉緊綁上後,會發現這雙鞋也是完整的包覆了腳背,但不會有被勒很緊的感覺;另外我覺得在沒有護具的狀態下不用刻意小半號或是大半號,小拇指沒有被壓迫,沒有偏碼。
1.1、搭配Titan舊款的襪子有一種襪子被全掌式 React 鞋墊抓住的感覺,但是腳底卻跟不上襪子,看來這雙舊襪子只能搭配其他球鞋了。
1.2、今天搭配客製籃球襪,完全不會有上述腳底跟不上襪子的感覺,全掌式 React 鞋墊+襪子+腳底+綁帶後,完整融合一體,比第一次穿包覆性更好,融為一體。
–
2、反應性 9.5 分
這雙鞋直上的感覺就是敏捷、抓地,第一個禮拜穿可能是襪子的關係,身體動作跟不上鞋子讓我滿失望的,但是第二次穿後完全沒有這樣子的問題,可以快速變向,跟上身體想要做的動作且不拖泥帶水,原本以為這種軟彈會影響切入或是蹬地的反應性,但卻沒有,他是一雙會蓄積動能再反射出來的鞋款,不愧是React 鞋墊 + Air Strobel組合。
–
3、透氣性 5 分
前面的4個孔洞設計就是裝飾性設計而已,沒有特別透氣,順帶一提如果裡面襪子穿特殊色就會顯現特殊色喔XD
–
4、緩震性 9.5 分
對我而言,經過實戰後,React 鞋墊 + Air Strobel + 鞋跟再一塊Zoom Air,這就沒啥好說了緩震有夠好,不管是腳跟或是腳掌著地都可以感受到Air Strobel給你回彈的回饋,外加React 鞋墊的發泡科技,腳底完整的被這兩大科技保護著,不會有蹬地的不適感,也不會有足弓不適或是痠痛的感覺。
–
5、腳踝保護 8 分
低筒鞋,不外乎大家都會對於腳踝的保護性感到憂慮,也會去思考到底防側翻這項科技,確實沒有包到腳踝,但是這雙鞋防側翻我給的分數很高,不會有那種急停後快被扭過去的感覺,我想只要不是被埋地雷或是自扭,基本上就不會有扭到的問題。要跟大家說一個觀念,不是高筒鞋就是好鞋,在腳踝活動受限的情況下,你的膝蓋容易承受更大的扭轉力,受傷的風險也大大提高。
–
6、抓地力 10 分
不得不說這抓地力,第一次打的時候抓地力好到我無法輕易變向,感覺就是一個直直衝的鞋子,那時心裡的感覺是:不是吧,這樣打球以後攻擊手段不就變少了嗎?但是第二次穿開後就沒這問題,搭配上面第2點反應性,簡直絕配。但是這種抓地力對於膝蓋不好的人來可能是一種傷害,畢竟這種說停就停的鞋子,變向急停對於膝蓋曾經受傷的人來說我實在不推。
–
7、外觀 8.5 分
這外觀雖然燒到我沒錯,但是看起來真的很像跑鞋,扣1.5分XD
但是潛綠色大勾勾+黑橘就是帥氣,給分!!
總結:
優點 :
●包覆度高
●輕巧
●緩震上乘
●抓地上乘
缺點 :
○如果額外裝備不夠多,對於膝蓋不好的人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