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oks在網路上能找到的鞋評好少,所以想分享Brooks的兩款鞋款Ricochet 2跟Hyperion elite 2的個人實穿心得,可以讓對brooks有興趣的跑友當作參考。
我是屬於高腳背低足弓扁平足體重稍重(173cm/78kg)型的跑者,過去習慣穿美津農inspire系列,若跑快就會換亞瑟士虎走系列。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brooks ricochet 2後,發現這雙鞋意外的合腳,採用鞋套式包覆的設計卻沒有對腳背造成壓迫,我想這應該是受惠於它類針織的鞋面;中底稍偏軟調但回彈迅速,反饋算不錯的,大底抓地力及耐磨度都在水準之上,在一般路面微溼的狀況下跑了幾次,抓地力都足堪信任,耐磨度更驚人,到現在跑了近800K,鞋底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磨損,估計這個大底就算跑到鞋面破掉都還是好好的。
Recochet2定位成一般日常練習鞋的話沒什麼明顯的缺點,真的要挑毛病就是有點重,實際量測27.5cm單腳279克,對照實際重量差不多的Nike next% tempo(實測276克)來說的話,tempo上腳起跑的感受要輕快許多;另外就是容易溼,雨天或是長距離時的汗水會有浸濕感,好像雙腳溺水了一般。這雙Ricochet2目前是我練習時的主力,完全取代了原先的mizuno inspire系列(Recochet已經出到第三代了,大底看來跟2代一樣,但這款鞋實在太耐穿,我想腳上這雙2代穿壞時,四代應該推出了吧。)
另外一雙Hyperion elite 2, 因為recochet給了我信心,讓我在去年Nike獨走的大碳板時代選擇了brooks的碳板鞋,這雙鞋是為了台北馬準備的,在此之前只要是要催速度,我一定是選虎走這一類的薄底鞋,當時我認為薄底毫無潰縮直接的回饋力道跟低重心貼地般的抓地力絕對是厚底鞋不能比擬的,尤其是elite2中底後跟寬大的誇張,視覺上豪無速度感,會選厚底鞋跑台北馬單純是為了看起來身高腿長比例好看…,為在台北馬前適應新鞋挑了十月的龍井半馬來當做磨合,在此之前半馬最佳是在操場吃甜甜跑出來的94:5X,龍井半馬就依據操場的成績,設定為100分鐘內完賽。
起跑後hyprion沒有新鞋的生疏,前腳掌著地推進均速輕易進到4:30內,輕快腳感讓腳上的鞋子感覺比實際單腳213克更輕盈,輕薄的鞋面透氣乾爽包覆性也非常好,特殊的鞋帶設計咬合力十足,在奔跑的過程中完全不必擔心鞋帶問題,但新鞋畢竟是新鞋,在15K後腳的食指跟姆指之間產生了一些水泡讓後半程速度下滑,這時才能理解中底寬大的後跟設計是為了跑步沒力時全掌或後腳跟著地可以提供一些穩定性,(我想菁英選手應該不需要這些,elite2應該是對市場性作了一些妥協),後來龍井半馬如預期般在98分內完賽,以第一次穿來說表現非常好,(跑完在會場還是買了一雙虎八)。
去年11月初,在操場的PU跑道,穿虎八跑出個人第一次90分內(89:55)的21k,隔了不到一個月在體能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穿hypeion2在同一個場地又把成績推進快了近三分鐘(86:51),大概可以作為碳板鞋的確會比較快的佐證。
台北馬當日的天侯微雨,Hyperion elite2跑在道路的柏油路上沒有溼滑感丶薄薄的鞋墊緊黏住鞋身內側,鞋內的排水性讓人滿意,可是到河濱小路時還是不時出現打滑的感覺,(在清晨時被草皮澆灌弄溼的操場跑道也會打滑)防滑性應該可以再提升。不知不覺打了一大堆…,總體來說,相較於我穿過的nike fly3丶next %tempo,hyprion elite2對於腳背的壓迫感比較小,調性也硬朗一些,撞鞋的機率更是小的許多,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