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60

網友 Albert Tung 鞋評 / adidas Harden Stepback 1 vs Stepback 2

$
0
0

場地:戶外epoxy
身高/體重:181/81
size:us12
位置: stretch 4延(養)伸(生)4號

幹話前言:Harden 1~3代一片備受好評的情勢下,緊隨著4代的出現,支線Stepback開始嶄露頭角,鋒頭在各大鞋評逐漸蓋過正代,恰巧最近發售的5代似乎表現不盡理想,於是乎就抱著推普的精神對比前後兩雙支線,買鞋一定要搭配一些合理化的幹話。

顏值:這兩雙鞋可以直接對比正代,Stepback 1外型簡潔幹練可說是為實戰而生,少了Harden 4的幾分優雅,太陽配色整體質感還不錯,Stepback 2與Harden 5 的相似程度是更高一些,帶點休閒風的幾何圖案,如果需要一雙舒適可踩街、外型可把妹、球場不仆街、隨時隨地喊個play的話Stepback 2是不錯的選擇,顏值(Stepback 1:B+,stepback 2:A-)。

抓地(切入/急停欲):從圖中可以明顯區分出孰強孰弱,Stepback 1前掌傳統魚骨紋加上後掌蜘蛛網紋路 ,完全是抓地的保證,且刻紋也算深,雖然後掌普普(後徹步時抓地不能太強,不然滑不動XD),但主要啟動發力的前掌抓地力沒話說,就是穩穩的可以停下,對比Stepback 2來說,雖然放射型的紋路抓地不差,但就是沒有隨心所欲的急停感,室內表現稍稍優於室外球場。(Stepback 1:A,stepback 2:B-)。

緩震&反應(彈跳欲):兩雙皆採用全掌bounce緩震,差別在Stepback 1是將bounce內嵌在相當硬的外底材質中,或許用意是延緩衰退速度,靜態踩踏偏硬實,但實戰中並無特別震腦感,相對的反應性則是表現不俗,第一步發力的啟動感都相當不錯,推薦腳力強勁喜歡作各種試探步、變向、急停、後徹的2、3號搖人,Stepback 2的部分則是直接踩踏在bounce中底上,靜態行走即能感受到軟彈感,實戰中亦是有感,全場比賽中刻意嚐試連續2波起跳,賽後膝蓋並無不適感,緩震適應的層面比較廣,個人覺得1-5號的球員都相當適用。(緩震/反應->Stepback 1:C+/A,stepback 2:A/B-)。

包覆&支撐性(啟動欲):Stepback 1整體包覆感相當優異,腳踝兩側的填充相當厚實,完全密合服貼,故此雙建議選擇原尺,若按照一般adidas選擇小半碼可能會太過壓迫,尺寸選對這雙鞋可達到人腳一體的體驗;Stepback 2的泡棉填充亦是相當厚實,但由於中底重心稍高、腳踝剪裁較低故在踝部的支撐稍嫌空洞但相對空間靈活,純論實戰的話個人認為Stepback 1完勝,順帶一提的是,這兩雙鞋在尺寸選擇都可以穿原尺碼,發現Adidas不是GCA版本的鞋款,版型較不偏碼,只要GCA的三個大字出現,尺碼就變得很迷,比迷片還迷XD,包覆方面(Stepback 1:A+,stepback 2:B-)。

防側翻&鞋身剛性(穩定性):兩雙子系列的設計理念雷同,穩定性甚至優於正代,Stepback 1鞋身兩側三條線加固,與正代相同的outtrigger加上後跟杯狀穩定器及鞋底Z字抗扭片,鞋帶繫緊基本上非常穩固,Stepback則透過後跟延伸到兩側的環繞式TPU保持足跟穩定,並加入模塊化的皮革材質進行局部強化,防則翻面積則略少於Stepback1,實戰方面以簡單一句話形容:感覺危險,實戰無疑慮,靜態模擬覺得動作大一點就會翻了,但實戰中尚稱平穩,可意會不易言傳 (Stepback 1:A,stepback 2:B)。

總評:Stepback1在抓地力、包覆、穩定性方面皆略勝一籌,Stepback 2的優點則在於緩震及靈活性較優,對比可參考雷達圖。

變向欲:想作crossover、橫移等各種橫向動作
急停欲:想作step back、急停跳投各種直向動作
彈跳欲:想作連續衝搶、禁區卡位等各種起跳動作
啟動欲:切入或當playmaker的欲望, 想要各種動作都來一點
穩定性:對鞋身整體的安全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6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