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0

網友 Chieh Chen 鞋評 / Nike Air Zoom Generation

$
0
0

Air Zoom Generation AZG, 小皇帝初試啼聲, 屁股造型是借鑑悍馬H2 比天竺鼠PuiPui 性感XD
本集因為鞋子己經操的很兇了. 有些鞋底照不太適合配飯. 請多擔待.

評測者資料:180CM/100KG
尺寸:US10.5 到US11 這雙AZG 是US10.5
著用時間:實戰約25h 走路約30h, 太愛穿了.
著用場地:室內木地板
打法:5投2切3內線,大前鋒/中鋒,中距離投籃跟內線單打,或是45度角面框進攻

前言:Air Zoom Generation, 當時在2003 年, Lebron 以選秀狀元跟邱森萬的名號進入了NBA, 而Nike 也為這當紅的炸子雞,推出了個人的簽名鞋款. 當時鞋名用了”Generation” 的原因是因為Nike 相信Lebron 能開啟一個新的世紀, 果不其然, Lebron 這朵曇花, 開了18年還沒開完. 現在還是Nike的第一紅牌. 看過(圖0)照片的網友們, 應該也都是球鞋老屁孩了. 其實還有另一張官方的照片, 就是Lebron 坐在王座旁邊有三頭獅子的照片.有看過的就知道啦~~ 沒看過的… 不好意思版權問題… 我只能跟你說打Air Zoom Generation poster 去google 就找到的哈哈
還好Nike 在2017/18年時, 開啟了Lebron 系列的復刻, 而打頭陣的就是這雙Air Zoom Generation了. 18年前的科技跟配置, 在現今的新世代球鞋市場中, 又會有什麼的表現呢? 下面就開始正式鞋評.

以下評分會分2種評法, 跟現今球鞋相比&在2003 年時.

【中底緩震】跟現今球鞋相比《6/10》在2003 年時 《9/10》 (圖1)
做為當時Lebron 的第一雙球鞋, Nike 給的配置足以看出他們認為Lebron 有多重要, 一開始就給上了前掌扇形Zoom Air 跟後掌大面積的氣墊(air sole 感謝Chao yu en 的通知), 在當時的腳感也可以說是第一等的啊, 雖然跟現在的Jordan 34, Lebron 18 比起來, 可能會覺得整體感覺偏硬. 而且氣墊的腳感不是那麼明顯. 但做為一雙實戰籃球鞋的表現, 可以說是絕對合格並且在中高標準的位置. 而且整個中底的耐用度也相當高, 反饋的萎縮到這雙鞋很後期時,才有一點回彈減少的感覺. 不知道這樣的使用時間, 放在別的新式球鞋上,會出現什麼狀況.

【反應】跟現今球鞋相比《7/10》在2003 年時 《8/10》 (圖2)
多虧了氣墊的位置跟比較薄的厚度(當然是跟Lebron 18比起來), 這雙鞋的反應, 個人是覺得明顯的要比Lebron 18 快, 而且重心也比較低, 這雙鞋自己跟KI 6 比較起來, 腳感也跟KI6 差沒多少, 再加上AZG 後掌還有氣墊,打後衛的朋友有機會也可以試試, 而且這雙也不算高統, 喜歡3/4 或是低統的朋友比較能接受. 如果AZG 的價格跟KI6 一樣, 我還不買爆這雙AZG?

【抓地力】跟現今球鞋相比《5/10》在2003 年時 《7/10》(圖3)
AZG 在當時的大底就是使用人字型的紋路了, 不過因為當時可能是對於Lebron 運動模式的資料量不夠. 廢話… 這是他的第一代球鞋啊~~整體紋路的分佈很單一, 不像現在的球鞋會針對腳掌的特定區塊來改變紋路,強化抓地力來適合相對應的動作, 例如Lebron 17 or Lebron 18 代的鞋底紋路分佈,就是特別針對Lebron 的球風設計的, 而AZG 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在現今的籃球鞋裡, 只能剛好算是中間. 但還是被我操到鞋底都裂了. 因為太有愛了.

【包覆性】跟現今球鞋相比《6/10》在2003 年時 《9/10》(圖4)
在2003 年時的球鞋, 主流還是用皮質的鞋身來做為主體, 當然這雙AZG 也不例外, 不過可能是因為鞋帶系統的地方有一個區塊是用塑膠材質. 因為跟皮質材質的不同,在拉緊鞋帶時, 兩種材料張力不太一樣, 導致靠近腳背前端的區塊比較會有空間產生(紅箭頭處),對於喜歡包覆性的網友, 這點可能會有點介意. 不過腳踝的固定性相比之下, 是還算不錯的. 雖然算是3/4的統高, 不過不會有頂到腳踝骨的不適. 實戰上的舒適度還是不錯的.而且填充物的厚度也不會過厚/過硬(也可以說薄), 如果網友們有試過Jordan XXX, 那你就知道什麼叫極致的腳踝固定… 有好有壞啊. 介紹影片供參考.

【透氣性】跟現今球鞋相比《7/10》在2003 年時 《8/10》 (圖5)
這雙鞋的透氣性, 跟包覆性的分數比起來, 透氣性算是很好的.鞋內側的網布開窗(紅圈處),在跑動時帶來了滿不錯的散熱效果,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鞋面包覆性的問題. 也增加了不少空間讓空氣流動…XD…

【支撐性&抗扭】跟現今球鞋相比《5/10》在2003 年時 《8/10》(圖6)
因為使用了碳纖維板, 這雙鞋中底的支撐性跟抗扭強度是滿大的. 基本上不用擔心啟動時鞋底形變過度. 可惜的是內側開窗的網布, 提升了透氣性,但卻把支撐性放棄的差不多了. 而後跟TPU的部份, 是有把支撐性救了一些些回來, 不過上TPU 上面的皮質部份, 跟新型球鞋相比之下, 支撐性的強度還是不夠. 打前場的網友們, 在使用上應該是足夠的, 不過對於打後場的網友, 如果是以變向為主的進攻模式, 可能就比較不推薦.

【耐磨性】跟現今球鞋相比《10/10》在2003 年時 《8/10》(圖7)
這雙鞋, 有些評論說, 這外底紋路更適合拿來打外場, 這點我不得不說, 真的是相當精闢的見解, 這雙鞋在被我操到鞋底都有些開裂的狀況下. 原本的紋路還是相當的深, 打外場的耐磨性,肯定完勝很多新的球鞋. 不過如果是跟2003 年時的球鞋比, 就只是表現良好了. 那時的球鞋鞋底,很多老妖精啊.
相信眼尖的網友可能可以根據鞋底的磨損狀況看出我的慣用手,跟我比較喜歡從場上的哪個位置開始進攻.

【重量】跟現今球鞋相比《9/10》在2003 年時 《9/10》 (圖8)
上一個鞋評Lebron 17 low 說好不放的照片… 但因為秤實在太復古OG 了. 很配這雙鞋啊. US10.5單隻445克, 在Lebron 系列裡, 算是很輕的啊. 就算跟現今的球鞋比,也算是相當輕的, Air Jordan 35 也是單隻440 克. 一開始沒量過重量的我, 還真不知道這雙AZG 是這麼輕的球鞋.

【外觀】《10/10》(圖9)
Air Zoom Generation ,開啟Lebron 系列的第一雙球鞋, 不得不說, 他的外觀, 拿到現在的市場, 要來當走路鞋, 顏質也是相當的高啊. 雖然說是一個Lebron 球鞋Fans 來評價外觀,是不太客觀的. 不過這鞋評是誰寫的啊?? 各位網友就多擔待了. 哈哈. 而在Lebron 正代系列裡不算低筒, 外觀顏質最高的, 應該就是AZG 了. 如果包含低筒….. 那就是AZG Low 白銀…

【CP值】跟現今球鞋相比《5/10》而以Lebron 球鞋Fans 的觀點: 評分是很不敬的一件事.
這個配色因為數量的問題. 價格沒有太多的打折, 而且市場上目前的能見度也相對的比較低. 如果是以實戰鞋做為考量的朋友,這雙鞋是完全不會出現在雷達裡的, 以2017/18 年時的實戰鞋來說. 當時的PG 系列還沒崩壞, 而Nike 跟Adidas 的鞋子也都不錯, 太多實戰鞋比這雙AZG 好,而且價格平易近人的多.
以Lebron 球鞋Fans 來說: 你還不多收幾雙? 尤其是當時的SVSM跟明星賽, 在StockX 上的價格還曾經掉到110~120 USD 之間.

【總分】實戰黨:《70》自己的觀點: 就跟你說評分是很不敬的一件事.
總評:以一雙復刻的球鞋來說. 完全沒減配的狀態, 己經是很難得的事了. 是的…我們對復刻球鞋的期望值己經被很多品牌商壓低到不行了. 就是你… Adidas/Reebok, Nike 你也是. 在這個年代,不減配的復刻球鞋己經是少數了.
你不要拿Air Jordan 1 來說喔. 這雙鞋再減配…… 是要把鞋底拿掉嗎? 對於實戰需求的朋友來說, 個人建議, 新的科技還是比較香啊.

市場上有大把大把的新球鞋, 同價位裡的球鞋.隨便一雙的表現都能比Air Zoom Generation 還要好. 因為價格帶不同,這裡就不拿PG4 來鞭屍了.. 不過以一雙復刻的球鞋來說. 這裡就不得不給Air Zoom Generation 掌聲了. 原汁原味的Retro,雖然做工是沒有2003年來的好. 但整體而言的表現在復刻鞋款裡,也是中上級別了. 而自己的想法則是… 為什麼Nike 跳過Lebron 2 代呢? 只要Nike 願意出, 我就吃啊, 而且沒意外是吃好吃滿.. 只能想說,是因為鞋子的模具己經銷毀了. 所以Lebron 2 代就沒機會復刻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