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身高165/體重63,球風6切4投,偏向二號的控球?!激進防守派,大量跑動。
實戰場地:多功能室內體育館+國民運動中心室內場
實戰時間:4小時
球鞋尺寸:US 9
外觀-評分10/10
我給滿分的原因,我非常肯定Puma對於籃球鞋設計的用心,不得不提,這次連鞋盒都超帥,說真的目前為止推出的鞋款都是可以日常休閒穿也非常好看的。RS DREAMER也不例外,鞋面的黑色跟亮色的衝撞,讓你絕對是場上的焦點!小小可惜的點是J Cole的剪影LOGO並未用在鞋子本身(以下將RS DREAMER簡稱RSD。
初入腳感-評分8.5/10
評分當拿到實鞋試套時,首先讓我驚艷的是踩踏下去立馬感受中底Profoam科技的軟彈感,是好久沒有的舒適感(目前服役中的Kyrie low 2、Freak 1、kyrie 1、AJ31 low都沒有這種氣墊感)有點像是Kobe 8的那種Runarlon那種感覺,單純以初次套入踩踏則是有點像PG 4的即視感,當然RSD那種厚實感還是比PG4優秀太多!鞋頭部份是編織並不是很硬的熱熔或塑料材質,雖然舒適但不免擔心有沒有辦法負荷實戰的強度,因此我在這個評分中扣了點分數。
重量-評分7/10
RSD給人的感覺就是「厚實」而有「份量」,第一次拿在手中,我並不認為它「超重」,但幾位球友把玩過後給我的回饋是:有點重。開打前簡單做了些熱身跑動後,感受鞋子的重量,是有那麼一點重量,但實際開打後,並沒有影響、拖沓;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年輕的關係才沒影響,在肌力與打法上的確會影響每個人對於鞋子的評價,所以對我來說RSD的重量是符合我的需求的。不過仔細比較我上述幾雙服役中的NIKE鞋款後在重量這方面RSD還是略輸一籌。
抓地力-評分9/10
在NIKE鞋款上紋路幾乎都是比較密集與細(人字紋、X、○組合) RSD的鞋底紋路是較寬且深的,類似魚骨的放射狀紋路;個人比較少穿到紋路較不縝密的球鞋,但RSD在抓地力上依舊有很高的水準,與地面磨擦有聲(雖然摩擦聲不代表抓地力好),兩個室內場都不算太乾淨的情況下,在我大量的防守橫移滑步下安然無恙,直線加速和急停部分也能承受不打滑。目前底部尚未感受到磨損,不過隱憂是寬且深的鞋底感覺容易集塵或是卡石子,有待考驗。
緩震-評分9/10
太柔軟會洩力、太硬會震腳,經過這麼多「韌」性的鞋款幾乎忘了甚麼叫做緩震科技了,或許是個人比較感受不出來吧!又或是鞋子隱藏得太好…。回到RSD,在上籃、搶籃板單、雙腳落地時有感受到明顯的緩震,除了中底Profoam科技應該也歸功於本來應用在RS跑鞋系列上的Running System兩者合而為一的效果加乘,對於這樣的緩震配置我是非常喜歡的,整個是蠻平均的,在後跟較肥厚的設計增添不少緩震的效果,但穩定性的部份…我們下一部分再講。這就是體驗不同品牌鞋子的樂趣,總共4小時打下來腳底沒有痠痛感,所以對於洩力這點應該是一掃疑慮了。
包覆&穩定性-評分6.5/10
談完我比較著重的抓地力跟緩震後,接著來看籃球鞋非常重要的包覆和穩定性。這點大概是RSD比較明顯的硬傷,整體較肥厚的中底讓鞋子重心偏高,這是實戰第二次後的體驗,會感覺鞋子整體包覆的地方好像少了一些,不過RSD本來就是低筒鞋款無可厚非,至少是跟腳的。
在鞋子中段部分採用麂皮材質除了美觀應該也增加了鞋子的強度。編織的鞋面柔軟的程度是可以很輕易將鞋子折起,但實戰起來倒是適中合宜,不會讓你每一次急停、變向都要〝頂爆〞大拇哥。RSD的鞋頭應該是較寬一點加上側邊不同色塊組成的防側翻設計倒是跟Adidas Crazy BYW 2.0有點異曲同工之妙,不過RSD的防側翻設計沒有特別凸出但在場上側移並沒有產生整個翻過去的現象。鞋側特別設計出一條圍繞的粗線雖然有連接到鞋帶,但對於整體包覆性似乎是沒有起作用,應純屬外觀加分的概念;評分6.5分看似僅平均以上,但RSD整體對我來說還是非常舒適的球鞋。
總評-評分9/10
韌有韌的好、軟有軟的好,但我還是偏好軟的,好一個吃軟不吃硬?,RSD整體的實戰性是超乎我預期,甚至當初還跟朋友開玩笑,如果實戰不行至少還是可以穿帥啦哈哈。
即便在包覆與穩定部分打了較低的分數,綜合下來我可以給RSD到9分,也是我近期穿過最滿意的鞋款,可能在價格上還沒這麼美麗,但它的質感與實戰性絕對是值得大家入體驗的。
從知道J Cole代言RSD開始我就決定要入手它了,畢竟J Cole是影響我很深的饒舌歌手之一,如果RSD取名為J Cole Vol.1變成專屬鞋款可能就會有個更好的定位,但如同J Cole在鞋盒的剪影一般,飛過天空,挑戰極限,跨越嘻哈圈將籃球文化與融合讓我對PUMA籃球鞋再次打下非常好的印象,未來有機會繼續嘗試不同鞋款在分享給所有的勘履者囉!